自2002年泉州市正骨医院小儿骨科创科至今, 已经有整整16年了。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病友会, 他们坚持举办了15年。 他们以这样的方式,延续他们对患儿的关爱; 他们渴望帮助更多的人了解疾病、战胜疾病; 他们愿能守护健康 让更多孩子无忧成长。 7月14日正骨医院科研楼,迎来了一群特殊的病友,他们都是患有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患儿。 百余平方米的会议室内座无虚席,墙壁上贴着五颜六色的气球,桌子上摆满各种零食和玩具……一场别开生面的病友会就此拉开帷幕。
病友会现场
在病友会正式开始前,正骨医院的医护人员们都会先为患者进行检查。 髋脱位早期被命名为先天性髋脱位,1992年北美小儿矫形外科学会将先天性脱位改名为发育性髋脱位脱位或发育性髋脱关节发有不良。发育性髋脱位脱位是一种常见的小儿骨科疾病,国内儿童骨科单位疾病谱中,该病始终占据着肢体畸形疾病的第一位,发病率大约千分之三。随着临床实践,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该病除了先天因素之外,后天的因素如生活习惯、环境等对发病及预后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何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治疗后孩子能否健康成长,是各位宝爸宝妈们关注的话题。
小儿骨科主任、李炳钻副院长在病友会做讲座
小儿骨科学科带头人王建嗣主任为患儿做检查
小儿骨科的医生护士们为病友们介绍髋脱位预防、治疗、护理与康复疾病知识及日常起居注意事项。 此次,病友会在李炳钻副院长的指导下,王建嗣学科带头人、郑瑞真护士长和傅芸霞主管精心准备,为发育性髋脱位病友们提供了全面的疾病讲解,并为病友们提供免费咨询。力图使病友会成为患儿家属互相交流、普及知识、加强疾病预防与治疗的交流平台,让病友们舒心,让家人们放心,让医护人员顺心。 来自惠安的张老伯是最早赶来参加病友会的家属之一,半年前,小孙女被检查出患有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经人介绍,他们来到正骨医院小儿骨科接受治疗。 经过治疗,小孙女正在逐渐康复。“在病友群里听说今天有讲座,还能免费检查,我也来听听。”张老伯说。 今年13岁的女孩静静家住泉州,她算是病友会里资格最“老”的患者,早在静静一岁的时候,就被查出患有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好在及时治疗,她现在走路与常人无异,平日里游泳,打篮球都没有问题。 “多亏了有这个髋友会,我们在里面咨询问题,每年还能过来复查一到两次。”看着女儿健康长大,静静的妈妈很欣慰。 “每年医院都会收治100多名髋脱位的患儿。”泉州市正骨医院副院长、小儿骨科李炳钻主任医师介绍,许多人存在这样一个误区,以为经过治疗痊愈后就没事了,其实不然。 在临床中,经常发现一些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发育,畸形出现变化,这就需要定期随访关注。 为此,从2003年起,泉州正骨医院小儿骨科每年都会举办一到两次病友会,为来这里接受治疗的患者做科普和检查。 李副院长说,病友会开创了一种新的病人随访途径,让病友们通过专业渠道了解医学知识,减少盲从,增加了对疾病的科学认知。 同时,也能让病人家属间交流治疗护理中的体会与经验,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他希望病友会成为一个发挥更多良性效益的交流平台,让更多的人受益。
“尽早发现是治疗疾病的关键。”李副院长说,6个月以内是小儿髋脱位治疗的最佳时机,出生后三个月内发现该疾病,大部分能通过穿吊带、连衣挽具等治疗得到治愈。 如果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就需要行髋关节闭合或者是切开复位,配合三期支具或石膏进行治疗,到了学步期则要采用包括骨盆复杂手术在内的各种治疗手段,才能获得基本正常的髋关节。 他建议,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出现步态不稳,坡行,鸭步等症状,应尽快到医院检查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