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骨”老字号,这金字招牌,吸引着无数的患者到此诊治,康复而归,在闽南地区已享誉40年,闪光夺目,流芳百世;这一切靠的是几代人的拼搏奋斗,更是先辈们艰苦创业、忘我奉献的结果。在此院庆之际,更加怀念我的先组、一代拳师、著名骨伤医师——张铁龙。
1962年10月,年幼的我,随祖父张铁龙、父母张金才、蔡碧英住进开业伊始的正骨医院(租住吴祝三房屋)。三间简易破旧的房屋,白天做诊室,入夜变卧室,诊桌可以当床铺,我们的先辈们就在这环境下,团结协作、任劳任怨、尽心尽责地为每一位患者治病疗伤。创业的条件如此恶劣,靠的是满腔的热血、敬业的精神。
我小学刚毕业,祖父就经常教我背汤头,要我帮开处方,叫我如何善待病人,言传身教,培养我做人的基本准则。谆谆的教导和严格的要求,至今让我记忆犹新。记得70年代初,祖父开始叫我练拳术,一套“三进”基本套路整整练了三个月,每一招式,每一马步均不马虎,从严传授,一丝不苟,在祖父的耐心、真情授教下,打下了坚实稳定的基本功,掌握了不少强身健体的知识;祖父关心下辈,同时也注重自身的修养,七十有余,年近古稀,还天天往开元寺练功,走起路来精神抖擞,既不如风,几十年如一日,保持着正骨疗伤的医武结合精神。祖父常常告训下辈:为人整骨治伤,首先自己应有健壮的体魄,扎实的功底。手把手地教我正骨手法,推拿按摩。先辈的功底是同行及百姓所公认的,高超的正骨手法、疗伤技术堪称一流,名气在闽南可谓是家喻户晓,并在东南亚地区享有一定的声望,时至今日,仍有不少人赞颂、怀念着他老人家。
张公生活俭朴,以七十高龄仍身着布衣,手持拐杖,不管是烈日当空还是风起雷鸣,都徒步上下班,中餐也只是3两大米到食堂煮食,虽然有高薪的收入仍然没有干煸艰苦朴素、勤俭持家的本色,身为名老中医师,每日求诊的患者络绎不绝,祖父本着仁慈之心,废寝忘食,耐心细致地为每位病人诊治,不管是高官之职或贫民之众,总是无微不至、平等相待;就是在晚年病榻前,对来求治者仍尽心为之诊视、开方,体现了一位名医高尚的品德。
今夕相比,实有天壤之别。身处良好舒适的工作环境,有着先进的诊疗设备,作为第三代正骨人的我们,更加怀念先辈创业之时的艰辛,我们没有理由不奋进,如果正骨的后辈不争气,将愧对培养、教育我们,用血和汗为我们铸造江山的祖先。新时代的正骨之士们,让我们沿着老一辈医家的足迹,发扬先辈奋发向上,克己待人,兢兢业业的精神,与时俱进,勇往直前。在院庆之际,借院庆之机,缅怀先贤,展示未来,弘扬正骨之气,进一步储积正骨之精髓,让光耀的正骨之匾屹立于东南之滨,永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