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在急性期过后,常遗留下运动、感觉等障碍,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手术后膝关节功能不完全恢复,从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体积“康复”,很多人把其定义为疾病后期的治疗,其实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康复理念已贯穿在整个疾病过程中,但在具体操作时,患者、家属级护士常存在一些误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误区一:过度保护,忽视早期康复。
患者及家属常因担心过早训练会加重病情而长期卧床不起,这种长期缺乏运动和感觉刺激的状态,容易造成多系统器官功能减退。一般患者在病情稳定后,应早期介入康复训练,康复训练得越早,功能恢复得越好。故医务人员需正确评估病人的情况,告之患者早期康复训练的意义,如果对病人过度保护,反而会导致病人器官的废用性萎缩,加强康复知识的普及和教育,以减少误用综合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恢复较高水平的健康,能较好地适应社会。
误区二:训练时急于求成,对康复的长期性缺乏认识。
骨折术后性急的病人在早期就在家人的搀扶下行走训练;有些患者在患肢上套上一根带子,然后用健侧手拉着患侧的腿走路;其实这些做法都是错误的。应告诫患者过早负重行走,容易造成骨折部位的移位,一旦形成异常模式,纠正起来十分困难,应当循序渐进,先从创伤的练习开始,到扶拐站立,再到行走和上、下台阶。也有写合并神经损伤的病人只注意肌力训练,在康复训练中,只注意练习行走或肌力锻炼,忽视感觉障碍的恢复。正确的方法应该在锻炼肌力的同时,对患侧给与适当按摩,以促进皮肤和皮下组织的血液循环,有利于感觉的恢复。训练要循序渐进,训练强度要适中。
误区三:训练方式不正确。
功能训练是一种对运动功能学习的过程,锻炼过程中应注意对肌力间相互协调能力的学习。
1、肱四头肌静力收缩训练:常见护士指导患者进行的方法为:嘱患者直接背伸踝关节并使小腿用力绷紧,这样做患者常常因感觉膝部疼痛而不敢收缩肱四头肌,而只训练了小腿三头肌,因此未真正起到作用,护士在指导患者进行训练时,可在小腿中下段放一小垫,然后在嘱患者做患肢绷直动作,或者护士将一侧手掌放于患膝下,要求患者将膝关节垂直压向手掌,并坚持数秒。
2、膝关节屈伸功能:膝部骨折术后或去除外固定后主动屈膝较为困难,可多采用被动活动形式,如坐左边小腿下垂,以健肢缓慢协助患肢屈伸膝关节,仰卧位时将患肢伸直,缓慢屈伸膝关节和髋关节,另外也可使用压砂袋法,但应注意被动活动力量要缓和,以免造成新的损伤。
3、直腿抬高:患者往往担心自身不能完成训练,抬起后无力支撑而摔下,患者较不能配合做这个动作,因此在做直腿抬高时,首先应接触患者顾虑,正确的做法是:护士以手掌轻抬起股骨中下段,然后再嘱患者抬起小腿,或者护士扶住患肢跟部,患者再运用股四头肌的力量抬起患肢,并坚持数秒,在训练过程中应注意保护患肢,以免从高处坠落而加重损伤。
误区四:忽视心理康复。
骨科病人的康复不仅在身体上,同时还应包括心理健康,一般患者在不得不承认疾病的现实时,会产生一种反对独立的心理状态,认为以后不能独立生活,因此在生活上常表现为悲观、失望的状态,一切事都依赖他人的帮助和代替,因此护士在进行康复时,应正确认识和科学的评估病患的伤、病、残程度,更要注意语言的技巧和语言内容的分寸,语重伤人容易加重病人心里负担,言过其实违背了护理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同时应尊重病人的人格,护理细心、周到,善于观察病人的心态反应,鼓励、表扬是培养积极情绪的心理康复方法之一,对训练中笨拙的动作不得急躁,对每一细微的进步成绩及时给予肯定,这样做才能减轻病人心里负担,增加信心,从而使其在一种平静的心态下获得良的康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