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刘淑琼离开学校,满怀理想,来到泉州正骨医院,三千多个日日夜夜,在这样一个地方,作为一名护士,她体验过职业的神圣、职责的凝重,经历过动人心魄的场面,目睹过悲欢离合的场景,得到过患者信任的目光,也遭遇过委屈、无奈、甚至惶恐的尴尬情景,但所有这些都激起她对护士工作的热爱和对职业的执着追求。
每天都有感人的故事发生
1999年,一个截瘫病人被送到医院。病人原来是一位建筑工人,在他在遇不测后,妻子丢下2岁的女儿离开了他,不久女儿也夭折了。病人得知此噩耗后,整个人很悲观绝望与无助,情绪很不稳定。刘淑琼对他的不幸遭遇非常同情,作为他的责任护士,她从心理因素与他沟通,帮助他调整心态,正确面对不幸,面对人生,同时也将他的情况告知科室领导,减免了他部分医疗费用,在科室全体人员的齐心协力帮助下,病人慢慢从阴影中走了出来,重新对生活有了希望,积极配合了康复治疗,治疗效果明显。出院后,生活已能基本自理,还给她寄来满满一罐的彩色幸运之星。直到现在,病人都跟她保持联系,逢年过节都不望给寄一张贺卡,送一声问候。
在急诊科工作,每天都有感人的故事在发生。刘淑琼回忆说,记得有一次接到一位被机器轧伤手的病人求助电话赶到现场时,他的前臂已骨折,手已变形。由于病人情况紧急,当时经过紧急简单的止血和补液,急救车需要快速行驶,为了减少路途的颠簸被病人带来的痛苦,她毫不犹豫地蹲下让他半靠着,以减轻受伤的手臂抬起晃动,并不时地和他说话分散他的注意力,40分钟后终于将他顺利送入了手术室。这是她自己才发现刚才为了托稳病人的手臂自己的胳膊已抽筋了。但当看到后面赶来的家属那亲切的目光时,她感到这就是心与心的交融,这样的目光是信任的目光,是感激的目光。
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刘淑琼在工作中不断总结提高,创新尝试新的护理模式—临床护理路径。对病人在住院期间的护理实行以时间为横轴,以入院指导、接诊时诊断、检查、用药、治疗、护理、饮食指导、活动、教育、出院计划等理想护理手段为纵轴,制成一个日程计划表,对何时该做哪项检查、治疗及护理,病情到何种程度,何时可出院等目标进行详细的描述说明与记录,让病人可同步了解自己的护理计划目标,主动参与护理过程,形成主动护理与主动参与相结合的护理工作模式。
只能选择扮演好一个角色
刘淑琼说,人在世上最爱的人莫过于父母儿女,而医务人员为工作不知欠下了多少父母情、儿女债。当孩子感冒发烧时,却不能像其他父母一样守候在身边。当在丈夫劳累时,却不能及时送上一杯新沏的茶。当父母思念女儿时,却只能推说工作太忙。做为母亲,谁不想像其他母亲一样时刻陪伴着儿子,帮他消除病痛;作为妻子,谁又何尝不想享受儿女情长;作为女儿,又何尝不想对父母尽一份孝心?可是,为了病人,她只能选择扮演好一个角色。
作为一名护士,刘淑琼深知,丰碑无语,行胜于言。病人在你心中有多重!病人一个个痛苦地来,又一个个健康地走。虽然医护人员每天一身疲惫,换来的是却是病人身心的安康。
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中,刘淑琼一天比一天体会到白衣天使工作的神圣。她坚信,用自己的愉悦与信心去换取病人的沮丧与绝望,用自己的微笑抚慰病人伤痛的心灵。在多年的工作中她更加明白:不能把对生命的怜惜和救助划为纯粹的工作,而是一种生命中对爱的本能。因为“白衣天使”工作使命是要用心灵去沟通心灵,用真情去温暖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