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0年12月16日> > 总第37期 > 第一版 > 新闻内容
《中西医结合微创骨科学》第一次编委会在京召开
新闻作者:陈长贤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16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西医结合微创骨科学》第一次编委会在京召开,同时筹组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科微创专业委员会,参加会议的有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创伤科张兴平主任、辽宁省海城市正骨医院院长苏继承、科教科长张广智、北京兴和骨伤医院院长周宁、福建省泉州市正骨医院名誉院长刘联群、副院长陈长贤、甘肃省中医院院长李盛华、北京市丰盛中医骨伤科医院院长陈福林、上海市闵行区中医院刘成刚主任、周峰主任、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主任古恩鹏等20余名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孟和教授主持。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科微创专业委员周宁秘书长就专业委员会的审批、成立等各项作了说明,中国中西医结合学术骨科微创专业委员会筹备组将在2010年12月底前完成审批,明年三月举行成立大会并举办第一届学术交流会,会址在泉州市正骨医院筹备组所属6嘉医院有关“孟氏骨折复位固定器与理论体系”的临床研究课题目前已进入成果评审阶段,本次会议还就《中西医结合微创骨科学》有学术著作编写计划与内容进行研讨,初步取得共识。
  刘联群院长、张兴平主任就“中西医结合微创骨科学”的编写,通过多媒体演示汇报,指出该书在孟、王两位专家的指导下已基本形成了编写的框架。同时提出了编委会组成人选,即建议由孟和、王和鸣教授担任编委,副主编由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兴平、李盛华、刘联群、陈福林、谭远超、苏继承组成,编委以24个常委为骨干,可以自愿加入,尽量做到面广一点,允许比常委的人数多。不反对二级、一级医院的人员参加编写或提供基础特色素材及口述材料,由编委会组织人员编写、润色,最后由他们确认。各编委的编写内容原则上是自愿认领。
  与会人员畅所欲言,学术气氛和谐。一致认为:在“十二五”开局之年提出学会的发展思路,组织会员参与编写学术专著,是件好事,要把它办好。会议基本确定该书的编写框架,要求在学术上要能代表目前中国微创骨科领域的学术思维及理念,原则上要中西医特长兼收,为我所用。总结,由二位主编撰写,概括整个骨科微创的发展史、骨科微创技术与微创理念、骨科微创术前、术后准备和护理,并提出国内骨科微创的分类范围与标准,其目的是确立中国骨科微创技术体系,形成前沿基础理论,为骨科微创技术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学术方向,并未骨科微创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各论,按照骨科各专科系统微创技术的分类方法介绍,重点叙述每个技术适用疾病的应用,包括适应症、禁忌症、操作方法(最好能够用图解)和注意事项、这些微创技术运用的内容、特色与特殊的治疗点。每种微创技术可以举出一至二个典型案例加予说明,如果是工人疗效的可以不举例,对于确实有效,但理论上描述有困难的最好举例说明。讲解最好能够图文并茂的方法表达。图可以用彩映(照)、透视图、解剖图、人体实物图、X光片、示意图,最好能够少用线条图、引用他人的资料图片要注明出处;文字力争言简意赅、实用、通俗、规范。
  最后孟和教授总结发言:对各创会单位与成员的工作和成绩给予肯定。指出微创理论与技术是医学技术发展的一种潮流,具有相当的挑战性,必须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他说每位领导与专家的管理和临床工作都很繁重,要完成专业委员会的专著,需要业余时间完成,十分辛苦,要充分估计困难。他表示愿意在有生之年帮助再完成这部专著,并尽快按完成时间表的要求推进,既要出精品,又要代表本领域前沿技术的发展方向,博采众长,筹备组成员间要进一步交流,增进友谊。会议约定明年三月份召开第二次编委会。
上一篇 下一篇
福建省泉州市刺桐西路南段61号 邮编:362000
泉州市正骨医院 信息部版权所有 咨询电话 0595-22579592 急诊电话:0595-22576400
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ICP备11004188号 | 备案号:闽ICP备11004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