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摔了一跤,怎么就瘫了?”泉州54岁李先生至今仍不敢相信,一次看似普通的意外摔倒,竟让他瞬间失去行动能力,生活从此被彻底改写。
令人意外的是,他的颈椎既没有骨折也没有脱位,而是因颈部脊髓严重损伤导致四肢瘫痪。而这场灾难的幕后推手,竟是他长期忽视的“老毛病”——颈椎退变、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
一次意外摔倒,男子瘫了
去年3月,李先生不慎摔倒。起初,他以为不过是普通磕碰,然而很快,异常症状接踵而至:手腕完全无法活动,双手握力消失殆尽(医学上握力降至0级),连简单的抬臂动作都难以完成,双腿也软弱无力。在当地医院初步处理后,李先生被紧急送往泉州市正骨医院救治。
经脊柱二科杨声坪主治医师详细检查,确诊为“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建议尽快手术治疗。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是一种特殊的颈椎损伤类型。”杨声坪医生解释道,这类伤者颈椎常规X线片、CT检查没有明显骨折或关节脱位,但颈部脊髓却受到了严重损伤。脊髓如同人体的“信息高速公路”,负责传递大脑与身体各部位之间的指令,一旦受损,身体各部位的正常功能就会受到严重影响。
同时,李先生的检查结果显示,他长期患有颈椎退变、多节段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和颈椎椎管狭窄,却一直没有重视和规范治疗。此次摔倒,成为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在原有疾病的基础上,外伤最终导致其颈脊髓严重受损。
为此,正骨医院脊柱二科团队制定了“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减压术”的手术方案。该手术就像为受压的脊髓“拓宽道路”,通过打开颈椎后方的椎板,扩大椎管容积,解除脊髓压迫。
手术很顺利。仅1个月,他就能借助助行器重新站立并独立行走;半年后,更是摆脱助行器,基本实现生活自理。
李先生并非个例。就在去年11月,42岁方先生也因摔倒导致四肢瘫痪。同样被诊断为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经过手术及康复治疗,方先生的肢体功能也逐步恢复。
受伤前症状轻微,极易漏诊
杨声坪医生介绍,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受伤前可能仅出现轻微手麻、刺痛等症状,这些症状容易被误以为是过度劳累等,未予重视,而常规体检也容易造成误诊或漏诊。一旦发生急性外伤,容易造成脊髓损伤,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导致永久性残疾。
在医学领域,颈椎损伤致瘫痪无疑是沉重的打击,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也给家庭带来巨大压力。令人欣慰的是,2024年,泉州市正骨医院脊柱二科柯晓斌副主任医师团队成功实施了多例颈椎损伤致瘫痪手术,帮助患者重新站了起来。
科学预防,守护颈椎健康
对老百姓而言,该如何避免类似悲剧发生?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高发于四五十岁、患有颈椎基础疾病的人群。”杨医生建议,日常要做好颈椎保养,保持正确姿势,应尽量避免长时间低头,保持颈椎自然生理曲度。工作间隙可适当进行颈部活动,如缓慢转动颈部、做颈椎保健操等,缓解颈部肌肉疲劳。此外,加强颈部肌肉锻炼,如游泳、打羽毛球等运动,有助于增强颈部肌肉力量,提高颈椎稳定性。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