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刺就是人们常说的骨质增生,在中老年人群中比较常见,是一种人体退化性关节病变,多发于活动强度较大、负重较多的部位,如颈椎、腰椎、髋膝关节、足跟等。然而骨刺并非中老年人的专利,由于工作形态改变,许多人必须久坐、久站,若是加上姿势不正确,很容易年纪轻轻就使脊椎提早发生退化现象,从而诱发骨刺的发生。
人体的自我保护疼痛与大小无关
“骨刺的形状,其实并不像它的名字中的刺一样,更多的是光滑的鳞片状的,不会扎到肉里。”泉州市正骨医院康复科主治医师郑国良介绍,绝大多数骨刺没有什么症状,只是悄悄地在生长、维持机体的平衡。
骨刺都疼吗?骨刺是不是越大越疼?郑国良解释,不要看骨刺的名字带了个“刺”字,就以为它会引起强烈的疼痛,引起疼痛的元凶是周围软组织因为缺血缺氧的炎症反应所致。只有骨刺周围局部发生炎症时才会出现疼痛,炎症越重,疼痛越明显,而与骨刺大小无关。
随着年龄增大,人体肌肉的力量下降,关节只靠韧带维持对合,但韧带已经松弛了,最终关节也松弛了,骨与骨之间不再匹配而发生撞击,很快地负责摩擦的软骨就因受力不均而磨平,骨头也逐渐外露磨损。骨头磨损引起人体发动自我保护措施,被磨掉的骨头又会长出,这些新增生出的骨正是所谓的骨质增生。
发生在膝关节、腰椎、颈椎和脚后跟的骨质增生,虽然位置不同,但发生原理相近,都是人体在关节不稳定下的自我保护措施,所以适当的增生对重新构建人体关节的力学平衡有益。但当增生的骨太过肥大、占据太多空间或压迫到周围的血管、经,就会引发症状。
没有不适不需处理科学养护适当运动
几乎每个中老年人都不同程度有骨刺生成,经常负重大、不良运动多、肌肉力量小关节更容易出现骨刺。对于没有明显不适症状的骨刺,一般不需要特别处理。
以膝关节骨刺为例,很多中老年人对骨刺认识不足,认为骨刺越磨越好。但实际上恰恰相反,骨刺作为保护性的代偿机制,越磨反而病情越重,严重者甚至需要关节置换。
郑国良表示,目前没有任何口服或外用的药物能消除骨刺,也不是所有的骨刺都需要治疗,对没有症状的骨刺不需要特别处理。他建议,平时要科学养护和适当的运动。长了骨刺并不是就不能动了。相反,非急性期可以适度散步、骑车、游泳等,特别是要增加关节周围肌肉的锻炼,以增加关节稳定性。
面对可能出现的骨刺,早期预防是关键,特别是有关节炎家族史的人;要避免高强度的体力工作,科学的运动训练提高关节稳定性和灵活性;避免长期接触潮湿寒冷环境,注意保暖;过度肥胖者要控制体重,以减轻关节承受过大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