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泉州市正骨医院护理人员,我深知,我每天要面对很多的患者及家属,为无数个患者戴上手腕带,为无数个患者打上静滴,交接无数个手术病人,完成无数个患者的护理文书.....
在一复一日匆忙繁琐的护理工作中,我担心自己会逐渐麻木,我会依赖心电监护、血压计、抽血报告等呈现给我的数据,转而忽视病人的切身感受,逐渐失去共情能力。殊不知,对于患者来说,护士是他们除了医生以外每天最翘首以盼的“关怀”。
什么时候能挂点滴, 什么时候能发药, 什么时候能为患者解答, 什么时候能及时提供最温暖的服务? 什么是患者最基本的诉求? ……
于是“我”通过了【角色扮演】 了解作为一个住院患者的所需所感 作为一个普通病人的所思所求
假如“我”是一位“患者”
当我拄上拐杖,成为一名“踝关节骨折患者”
我的左脚疼痛乏力,无法正常直立,刚来办理住院,病房、走廊、周围环境的陌生让我惴惴不安,焦虑的心情使我夜不得眠。
“我”成为了一名“骨折患者”
护士协助行动不便的“我” 至床旁
这时候,我多么希望我的责任护士可以耐心介绍我的病房、我的用药、告诉我床头铃如何使用,告诉我费用不够如何及时缴费。让我知道我有疑问和困惑的时候谁能为我解答。
当我成为一个“刚做完手术的患者”
我的意识刚刚清醒,迷迷糊糊中我听到有人呼唤我的名字,我下意识应答一声,我的护士为我接上各种“仪器管子”,我很害怕,我想偷偷翻个身,又不敢轻易动弹,我想喝点水,又不知道能不能喝水。
这时候,我听见我的护士抚慰的话语:“现在你的手术已经完成了,生命体征很平稳,你可以在*点开始喝水,喝完水后如果没有不舒服的情况,就可以进食一些清淡的食物,如白粥、面条等等,你现在可能会感觉到疼痛,如果出现疼痛无法忍受的情况,请及时按呼叫铃我会为你解答....”
护士教会“我”如何使用床头铃
那会,虽然我的伤口还在隐隐作痛,但是我的内心却是很温暖,虽然我的身边只有一个家属陪伴,但焦虑的心情已经逐渐平静下来,就像前方蜿蜒而上的崎岖山路突然出现一点光亮,转而豁然开朗.... 当我“病情好转”“即将出院”
我在细心的照护下身体已逐渐康复,马上就能出院回家了。这时候,我的责任护士拿着一张条子进来,仔细询问我的保险报销所需材料,并告知我要及时完成出院前的核酸检测,发了一袋子出院带药给我,告诉我这些药品是什么作用,什么时候吃,一天吃几次,我表示了解。
护士为“我”嘱咐各种事项
第二天,我拿着出院通知单在护士告知的地方进行排队办理出院手续,快速简便的完成了我的出院手续。这时候,我才豁然开朗,“本以为繁琐的事情竟如此顺利,原来每个流程早被安排得妥当自然,原来住院并没有想象中的复杂和可怕,原来医疗并不冰冷,一样可以很温暖。”
通过这次的角色扮演 “我”开始明白每个患者 在入住病房之后的焦虑 开始明白作为一个患者的基本诉求 切身体会到住院患者的不容易 以及他们在医院里的迷茫和不安
以上 便是泉州市正骨医院七病区护理团队 开展的一次“假如我是一名患者” 角色互换体验活动!
将心比心,任重道远 医院是每个被疾病困扰的病人最有安全感的避风港。“我们”每个人都无法避免成为一名患者,当“我们”住院的时候肯定也希望获得解决问题的切实效率和温暖的服务。
作为护理人员,“我们”深知人无完人,深知病房工作之繁琐,深知每日面对的患者诉求“款式多样”甚至“别出心裁”,但正因如此,“我们”更应该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做到最好,努力做到将心比心,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前方道坚且难,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
来源:泉州医声 汪大宝 供稿/泉州市正骨医院七病区 柯灵霞、蔡丽月 审核/泉州市正骨医院宣传审稿小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