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骨密度检查的一些认识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不易被察觉的进行性疾病,人类的骨质密度约在30岁左右达到高峰,之后骨质便随年流失,造成骨骼结构脆弱,导致骨质疏松症。因此,一般正常人30岁以后最好每年筛检。年纪较轻者不需每年检查。骨质密度降低的原因很多,例如年龄增加、运动量减少、钙质摄取不足、女性更年期后雌性激素分泌降低等。它的发生给家庭及社会带来很多不利因素。因此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极为重要。
影响人体骨矿含量的因素 骨密度检查是确定骨骼健康状况的一种最佳检查方法。骨密度检查可以鉴别骨质疏松症,预防骨折风险,监测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效果;诊断和检测股骨头坏死程度,诊断和检测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变轻重的辅助方法,不同的骨密度检查方法可以测量不同部位的骨密度,如髋部、脊椎、腕部、手指、胫骨及足跟等。对于判断病变破坏骨质轻重程度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因此说股骨头坏死和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做骨密度检查可以视为一项非常必要的检查。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老年人弯腰驼背、身高越来越矮。有的人感觉骨头里面疼痛,还有些人轻轻滑倒,就可能导致骨折,甚至用力咳嗽,就可能“咳”断几根肋骨……这些都可能是骨质疏松症带来都麻烦。随着人口老龄化,在我国骨质疏松患者达2000万,占总人数的7.1%。最新调查显示,71.8%的被调查者出现过腰酸背痛的症状,但62.9%的人没将这一症状与骨质疏松联系起来。据了解,日本女性有900万患骨质疏松,男性175万人,而日本总人口1.3亿,患病率达8.269%。 1、什么是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其特点是骨量减少和骨组织的微细结构破坏,导致骨的脆性增加,而容易发生骨折。 2、骨质疏松分为哪几个种类 骨质疏松一共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原发新骨质疏松,占90%,其中又分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是人到了老年后必然会出现第骨质疏松症,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女性在49岁绝经后到61-62岁以后发生到骨质疏松,女性度过绝经期骨质疏松后(大约65岁以后)也进入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第二类是继发性骨质疏松,占10%,是由于疾病、药物等其他因素引起的骨质疏松症;第三类是特发性骨质疏松症,较罕见,主要是8-14岁青少年或成人,多有家族遗传史或妊娠哺乳引起的。 3、骨质疏松分为哪两型?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都可分为高转化型和低转化型,高转化型与低转化型相比,骨量丢失特别快,例如女性刚绝经后低10年,骨量每年丢失2%,10年就丢失20%了,而绝经前每年仅丢失0.3%骨量,进入老年性骨质疏松骨量丢失更缓。 4、骨质疏松症的有什么临床表现, ①疼痛:58%的骨质疏松患者会发生疼痛。疼痛的位置不固定,由于骨转换过快,骨吸收增加,骨小梁破坏、消失、断裂产生微骨折,引起全身骨痛,以腰背痛最多见,占70%-80%。缓解疼痛是我们治疗骨质疏松的主要目的之一。 2驼背、变矮:身高变短5-20cm不等,这是人老了以后逐渐发展到到体态。这是由于椎骨压缩性骨折引起的,由于脊椎压缩性骨折,脊椎后侧凸出,人体变矮又驼背;由于驼背压迫呼吸系统,可以引起呼吸困难。 3骨折:20%的骨折疏松患者会发生骨折。骨质疏松中,脆而弱的骨骼受轻微的外力就易发生骨折。骨折发生的部位多在椎骨(胸、腰椎)、前臂和髋骨,其中髋骨骨折后果最严重,一年内死亡率达24%。绝大部分患者不能自理。防治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治疗达最终目的之一。 5、如何诊断骨质疏松症 目前国际国内主要是通过检测骨密度来诊断骨质疏松症,通过测定的骨密度(bmd)值同正常同性别年青人的骨密度值比较(T值),它能反映骨折的绝对危险性。如下表,国内标准与国际标准在诊断的年龄段有差别,国内专断段年龄段较早,更利于骨折疏松段治疗,国内同时还采用一种百分率诊断法来诊断骨质疏松症,更容易被患者理解。
诊断骨质疏松段三种方法:
骨质疏松症的试行诊断标准 1、 用骨矿含量诊断法 参考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准,结合我国国情,以种族,性别,地区的峰值骨量(M为均值,SD为标准差)为依据:
2、骨量丢失百分率(%)诊断法 不便应用SD时,可用骨丢失百分率(%)诊断法
引自: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1999.5(1).1-4 中国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试行) 中国老年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 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学科组 1999.1.10 主要危险因素 年龄增长 早期绝经/绝经后期/卵巢切除 有骨质疏松家族史 身材瘦小 白种人和亚洲人 服用皮质类固醇和抗惊厥药物 过量摄入酒精和咖啡因 缺少锻炼 吸烟 低钙饮食 阳光照射不足 生理年龄自我预测法 中国人原发性骨质疏松生理年龄自我预测法
引自:刘忠厚:Osteoporosis Update 1999(Page 143) |